新媒体时代新闻泛娱乐化倾向及影响 ——以微博为例
一、新闻”泛娱乐化”的概念界定及发展由来
(一)“泛娱乐化”的界定
说到“泛娱乐化”,大家肯定对于这个词语是有很多自己的理解的。我们常说的“泛娱乐化”。书面上的意思指的是一股以消费主义、享受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电视,戏剧,网络,电影等)为主要载体,以内容浅薄空洞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戏谑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娱乐现象被我们成为“泛娱乐化”。
对于这种现象的界定,首先要从它的本质说起。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产生的产物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关系的。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市场的占有率是逐日增多的。娱乐和大众的生活的关联性是十分的高的。当然这也是无可避免的。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一方面在日益的增多。但是另一方面也在越来越的依赖于娱乐生活。泛娱乐化对于信息的要求其实就是要求博取大众的关注。以此达到信息的传播。获得流量和经济效益。
所以对于这类娱乐新闻的界定,范围很广。为了获得大家的关注,那些一切以哗众取宠为目的的娱乐形势应该都算是泛娱乐化的范畴。对于程度的把控,却还需要一定的考量。
(二)新闻“泛娱乐化”在我国的发展
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媒体,它依附于网络存在。众所周知网络的传播具有数字化、全球化、即时性、互动性、信息化的诸多优势。而且近些年来,网络不断普及,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不断转型和发展,让我国的媒体越发的贴近平民生活。所以娱乐生活也在日趋的商业化。这也为新闻娱乐化催生出了发育土壤。如果要追究新闻娱乐化的发展始终,我们都可以追溯到了上个世纪,也就是报纸刚刚出现的时候了。报纸的诞生是为了传播知识。而后,为了贴近平民生活,才有了后来的粗俗和哗众取宠。而在新闻乱飞的欧洲更是。很多王室秘闻被搬上了新闻报道。人们争相购买就是为了最快获取这些花边新闻。当时的辛普森杀妻案、戴安娜之死、克林顿绯闻都是让人们茶余饭后的笑点。也是街头巷尾的谈论点。这些都是新闻娱乐化的典型事例。
在我国,《星期刊》的创立就是把人民生活放入新闻中。这也是将新闻娱乐化推向高潮的一种手法。而且不断的蔓延到了其他的领域,尤其是迅速发展的媒体。 而且网络的传播速度之快,更是将新闻娱乐化推向了高潮。
(三)微博新闻“泛娱乐化”的发展
微博是一个当今发展很迅速的媒体,根据数据表明,微博的人群数目是很多的,这也是新生行业中发展很迅速的一个行业。而且对于各大行业的占有率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在舆论和娱乐方面,可以说微博热搜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微博也有很多的潜在客户,这些潜在客户也是不容小觑的。微博热搜的话题如果仔细发展,不难发现,存在着泛娱乐化倾向。因为在微博上面,一些娱乐信息的占有率是很高的。微博的主要吸引人的话题还是娱乐的花边新闻。而且因为微博的普及,使用者的水平有限,很多人的语言是很随意的,也是增加娱乐性的重要原因。
微博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平台,更是需要我们去警惕和关注它的泛娱乐化问题。虽然有关部门提倡要肃清网络环境。但是对于微博的泛娱乐化的界定和掌控还是很难把握的。所以这就值得我们去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微博泛娱乐化带来的问题。而且微博的泛娱乐化现象由来已久,而且越发的严重。微博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适用人群越来越多,并且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娱乐的信息可以轻易的上微博热搜,成为人们的关注和重点,这点也是微博泛娱乐化的重要发展途径。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泛娱乐化”趋势明显
(一)新闻“软化”,多关注社会新闻
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微博也日益的取代报刊的地位。人们越来越倾向去刷刷手机,获取信息,而不是通过纸质报刊获取信息。但是枯燥的新闻正经起来就像是新闻联播。新闻联播是无论时代如何变革,都不会有任何娱乐化的新闻报道,也是最准确和切合实际的一种新闻报道。 但是其他新闻报道就不是这样。尤其是微博,这是因为它们是通过过去人民群众的关注度来获取利润的媒体,所以他们会抓住一些博得人眼球的花边新闻,就是为了获得人们的关注。
一些社会新闻的报道也会抓住那些令人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新闻,尤其是对于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的新闻报道,他们对于新闻的准确性是没有太大的把握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得人们的关注,获得人们的点击,所以这也是微博泛娱乐化的重要原因。就像上世纪末美国媒体炒作的英国王室王妃戴安娜之死,对于戴安娜之死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他们独树一帜的去探讨这个问题,虽然对于准确性的把握并不大,但是对于观众群众来说,每天持续不断地更新,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二)标题党泛滥,过渡渲染细节
很多娱乐性新闻主打的就是标题党,通过那些令人看到就引发深思的标题来博取你的眼球,就像微博上面的一些标题,看上去就会吸引别人的目光,但其实内容并没有太大的营养。诸如此类的文章被称为标题党,这也是很多人在微博上面有众多粉丝的原因。 但其实这些人发表了一些言论,并没有太大的科学性。就是为了哗众取宠,博到别人的眼光,这也是微博泛娱乐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对于事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准确性的把握。反而关注点都在一些细节的事情上,比如某些事件的持续发酵。 这是微博泛娱乐化的一个重要体现。相比之下,那些新闻的真假和明星私生活相比。新闻的真假已经不能作为最重要的因素了。只要能够吸引到人们的眼光。就是标题党的成功之处,他们的关注永远都不会与事件本身有关,而是如何用言语去夸大渲染事情的真相,描写渲染细节,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文章,这才是微博上传播的重要目的。而一些言论很高的文章和观点更是会上微博热搜,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微博热搜的文章很多都是这样诞生的,极具夸张的题目,文章中着力渲染的细节,但其实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
(三)高互动性彩娱乐平台注册,为“吸粉”而取巧
微博产生的目的性之一就是为了获的超高的粉丝。所以也诞生了很多微博大咖私下和粉丝互动的事情,那些微博大咖和粉丝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其实这种行为属于娱乐的一种。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取流量。甚至还有人不惜花费重金在微博上面买粉,来打造会为自己发声的粉丝群,以此来获得流量。但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对的。我们在微博上面虽然一部分是为了消遣,但是更多还是为了获取信息。我们经常说的那些新闻,在微博上面还是有所报道的。但是这些在微博上面所占的分量是非常小的。
微博主要有的还是那些引人入胜的标题党和微博大咖。他们出售商品,收获粉丝。就是为了壮大 自己的力量,以此获得别人的更高关注度。还有一些哗众取宠的平民。打着艺术的名义,其实就是为了娱乐。故意做出一些扭捏作态的事情,发表在微博上,获得了人们很高的点击率,这让很多人感觉到很不舒服,这是一种极度的卖弄。这怎么能够称之为传播。这种文化显然在微博上已经被传播的很广泛了。反而是那些优秀的文化在一点一点的被摒弃,人们不在关注事实的真相,而是关注这则新闻能不能让自己获取到快乐。这也是为了获取粉丝而使用的一个手段之一。
三、微博新闻“泛娱乐化”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流量与效益
做任何事情都是要讲究经济收益的。微博也不例外,尤其是这类新兴的媒体都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来达到自己的收益的。如果是通过那些新闻报道来获得人们的关注,显然是不足的,因为每天看《新闻联播》的人还是挺多的,人们更愿意去相信《新闻联播》,而不是微博报道。所以从一开始微博的界定可能就是娱乐方面的软件。这类娱乐方面的软件,以微博为例,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去点击这个事件,通过持续不断的点击来获得流量,流量多,效益自然就多。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就像新闻报道一样,如果哪家新闻报道出了最新的新闻,人们总会争相的购买。微博也是这样。只有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先进性才会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以此达到收益最大化。
(二)受众因素:地位需求与转变
微博的面向群众主要是平民。他们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也对于信息的辨别力也很少,甚至很多人都是一些随风而倒的人。对于信息的辨别力和审核力都是很小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了获得这部分人的关注,而他们关注的事情,不会是国家大事和国际上面的重大失误。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每天接触到的无非就是一些柴米油盐的事情,茶余饭后的笑点也都是那些令人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不会去像国家领导人那样关注国计民生。更多的时候就是刷一刷花边新闻。而微博为了获取到这很大一部分人的关注,只能选择把新闻更加的娱乐化。标题党才能够获得到流量和效益。因为群众有这方面的需要,所以提供这方面的。人也会适时的转变自己的方式来让人们。让人们更加的喜欢这个平台,愿意参与进来。这就是微博的需求转变。其实一直都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心理。
(三)微博平台特性:追求娱乐化
从微博诞生的那一刻,其它的主要性就是为了娱乐人们的生活,而不是像《新闻联播》那样去给人们提供新闻的报道的真实性,这本身就不在微博的管控范围之内,所以微博平台的娱乐性也是众所周知的。很多微博热搜的人都是以娱乐明星首当其冲的。这些娱乐明星凭借自身的关注度和一些事件的关注度,而跻身于微博热搜榜榜首。在这些花边新闻中,明星是微博娱乐化的主力军。我们都知道微博的标语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事儿。这条标语也告诉了我们,无论大小事情都要在微博上面分享。所以你会在微博上面看到各种各样的消息,这些话题的关注度有很大的差异。一条搞笑的信息就会引来上百的赞和评论,但是那些政治性新闻却几乎为零。很多话题都趋向于娱乐化。而且很多为很多人为了标新立异,都选择在微博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是微博存在的重要土壤。比较典型的就是当时的“蓝瘦 香菇”。无一不透露出微博的本身就是娱乐平台。
(四)管理因素:网络监管缺失
随着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被改变和重塑,信息的获取就是其中之一。从传统报纸到电脑、手机,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阅读新闻,了解世界的变迁,网络新闻也随着迎来了快速的发展。与传统信息获取方式比,互联网新闻的时效性、互动性以及其丰富的表现形式都为传媒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在信息的准确性、专业性上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尤其是新闻的娱乐化问题,更是愈演愈烈。微博的内容越来越偏向于娱乐主体。而且传播速度十分的快。如果微博话题传播中夹带着很多的错误信息,即容易造成用户的损失。而且大量虚假信息的传播也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
这类公共平台极其容易造成谣言的大量传播。我们没有办法确认如何事件的真伪。尤其是容易三人成虎。而且很多监管部门在这方面也是没有没有作为的。他们并不会去真正关注那些话题,而且微博网民群体庞大,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对于监管也是不利的一方面新皇冠娱乐com。而且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立法也不是很完备。所以这方面监管不力也是很容易想到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员不够,没有后续的法律支撑。微博平台的网民素质堪忧。没有良好的受教育和文化水平。导致微博平台在监管方面还是不利的。而且由于微博获取收益的方式不同,一些言论是不能完全禁止的。也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管与管控。所以这也是需要改进的方面。
四、微博新闻娱乐化的治理措施
(一)新闻立法,推动细则建立
1.推动新闻媒体法制化管理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的手段来治理微博方面的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也要适时的发挥自己的职能。对于网络这块的监管监督应该一步到位。如果了解这方面,应该不难发现,虽然我国对于这个行业一直都是有很大的关注的。但是还是至今都没有一部完善的法律法规出台。这也与新闻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有重要原因,很多法律法规是需要时间去制定和完善的。这才能够保证网络环境的生态安全。微博也是具有双向互动性的一个平台,平台容量是很大的。而且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让微博的新闻传播是优于其他的媒体的。所以政府应该发挥相关职能,微博治理法制化刻不容缓。
在技术层面要建立一种机制,确保各类信息的平衡流动。微博上的娱乐信息流量过度,需要利用技术进行管控建立关于信息一种“度量”的准则,提高民众对民生,政治新闻等与社会公共利息相关的新闻关注与传播力度,及时的处理一些低俗,不良信息的过度泛滥,保障信息的良心循环和发展。
在政府层面要加强舆论监督,及时的将那些低俗的信息防范在网络围墙之外。作为新媒体的管理者和立法者,政府的信息管理部门要积极的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一方面加强管控,把准备流入,甚至是已经流入信息网络的一些低俗、过度娱乐化的信息加以控制,保证民众浏览到的信息都是积极向上,健康的;另一方面,监视管理适度的原则保证其自由合理的运行。
2. 网络内容应分级
新闻的层次性也是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是一些时政性质的新闻,我们是需要对它的准确性进行审查。也可以为娱乐性方面的新闻设立一个板块,供人们茶余饭后来获得笑点。但是就普通用户来说,我们要理性的看待这些新闻。用理性客观的目光来看待微博上面的问题,不要盲目跟风,要提高自身素养,分清微博上面事实的真假,不要把微博当作游乐场,去传播一些事情的看法,而且作为一个成年人,更要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于那些微博大咖来说,如果是娱乐方面的。那就不应该利用大量的粉丝来创造自己的价值,获取经济利益而哗众取宠。就微博上的媒体来说,作为媒体平台,更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树立社会意识。加强舆论监督。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要把用新闻关注度来蹭热量。而仅仅是为了获取收益。就将新闻和娱乐混为一谈。
(二)主流媒体舆论引导1xbet中国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一个正确的新闻媒体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应该就是树立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无论我国现在是什么经济。我们都应该加强自己的责任感,更应该坚守新闻报道的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些主流媒体,我们应该把群众的思维带领到一种正确的轨道上来,而不是为了迎合群众的想法来写出一些粗俗鄙陋的东西,来博得众人的眼球。而且微博平台是很大的,充斥着越来越多的大众娱乐信息,这就需要有一个主流人物来操控这大众娱乐些言论方向。需要有人站出来,把言论方向放在一个主流的频道上。通过每一个媒体人的不断努力,让娱乐言论回归到一个正轨之上。
(三)坚守和倡导新闻专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