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通正式发布第二代骁龙 7+ 移动平台,其采用台积电 4nm 制程工艺,骁龙 8+ 相同的 1+3+4 架构,CPU 为一颗 2.91GHz 超大核 X2 + 三颗 2.5GHz 大核 A710 + 四颗 1.8GHz 小核 A510。Adreno GPU和AI性能相较上一代提升了两倍,能效提升了13% ?。
你如何评价这颗新芯片,其相比上代还有哪些提升?
高情商:高通骁龙7系挤爆牙膏管的产品。
低情商:骁龙8+ Gen 1的降降频版本。
高通骁龙7系这个系列的产品定位一开始是次旗舰的水准,也就是低于8系,强于6系。
然而从5G开始,高通骁龙7系沦为中端,于骁龙8系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最近能说的出来的骁龙778G也是2021年的产物了,娱乐兔也就只有50万分左右。
而2022年的骁龙7 Gen 1,步骁龙8 Gen 1的节奏,被三星工艺带入火龙行列。
使得骁龙7系这个系列越来越烂,中端手机不得不和联发科强强联手,让联发科活了下来。
而这次的第二代骁龙7+可以说是天亮了。
骁龙7+Gen2详细规格:台积电4nm,1*2.91GHz X 2超大核+3*2.5GHz A710大核+4*1.8GHz A510小核,Adreno 725 580MHz GPU,骁龙X62 5 G基带。 相较于前代CPU性能提升超50%,GPU性能提升2倍。 ???
CPU提升50%,GPU提升2倍。这完全就是挤爆牙膏管的操作。
直接看下微博大佬给出的跑分:
SM7475就是这次的骁龙7+Gen2。
这个表现可以敬请期待下,落地到真机上的表现。
天亮了,中端手机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腥风血雨。
以上。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此刻人在小米科技园,恰逢骁龙 7+ Gen2 发布,可惜发布会不在这,要不就能进现场凑热闹了
简单介绍下骁龙 7+ Gen2
- 台积电 4nm 工艺
- CPU 采用 1+3+4 三丛集架构
- 超大核 2.91GHz + 大核 2.49GHz + 小核 1.8GHz
- GPU 采用 Adreno 725 (580MHz)
- 相比 7 Gen1:CPU 性能提升 50% / GPU 性能提升 2 倍 / 能效提升 13%
做了张和骁龙其他型号的对比图(第一次做,欢迎指正)
骁龙 7+ Gen2 开创了许多 7 系列的第一次
- 第一次采用台积电 4nm 工艺
- 第一次采用 Cortex-X2 超大核
- 第一次采用 Adreno 7 系 GPU
不难看出,7+ Gen2 更接近 8+ Gen1 的各项参数(而非前代 7 Gen1)所以 7+ Gen2 算是脱胎换骨的新产品,可以理解为「8+ Gen1 锁频版」
台积电 4nm 的实力,数码圈各位朋友应该都有目共睹吧?而 Adreno 7 系 GPU 也是首次下放到骁龙 7 系列。看纸面参数,7+ Gen2 极有可能成为新一代中端神 U!
其实骁龙近几年在中端芯片领域确实略显乏力,自从 2022 年 5 月推出拨乱反正的 8+ Gen1 以来,终于重新回到了高端芯片的牌桌(台积电立大功)后来还有 8 Gen2 和 8+ Gen1 低频版
时隔近一年,骁龙自然也要把目光转向中端芯片,因此从 8+ Gen1 低频版下手,把频率再调低些,就有了骁龙 7+ Gen2
这种思路不禁让我想到了苹果的 A15 Bionic,A15 系列目前共有 4 个版本:满血版、两种单残血版、双残血版
- 如果把 8+ Gen1 满血版对标 A15 满血版,两者都是系列中最强的旗舰芯
- 那么 8+ Gen1 低频版就可以对标 iPhone 13 / iPad mini 6 搭载的 A15 单残血版
- 而最新发布的 7+ Gen2 则可以对标 Apple TV 4K 搭载的 A15 双残血版
- 两者都继承了顶上满血版旗舰芯的许多特性,产品力其实很不错
这样的定位,其实也说明骁龙的产品思路跟上了苹果,可别小看这颗「8+ Gen1 锁频版」,毕竟它可以下探到更低的价位,去瓜分更多市场
今天卢伟冰在发布会上可谓是出尽风头,高调宣布 Redmi 将首发 7+ Gen2 芯片,产品命名为 Redmi Note12 Turbo
Redmi Note 系列也算我的老朋友了,写过三篇实机测评(Note10 Pro / Note 11T Pro+ / Note12 Pro+)和许多相关回答
如何看待 10 月 27 日发布的 Redmi Note 12 系列体验小金刚,有什么亮点和不足?Redmi 的基本盘 —— Note 11T Pro+ 深度测评,到底是配角还是主角?如何看待 Redmi Note 11 系列首销 1 小时突破 50 万台,Note 系列策略成功了吗?Redmi Note 10/Pro 的实际体验如何?有什么亮点与缺点?如何评价 5 月 26 日发布的 Redmi Note10 系列?有哪些亮点和槽点?如何看待 Redmi Note 系列全球销量突破 1.4 亿台?
距离 2022 年 10 月 Note12 系列发布,也过去约 5 个月了,卢伟冰官宣的 Note12 Turbo 在本月内马上就能和大家见面
既然首发骁龙 7+ Gen2 这颗中端新神 U,我还是挺相信 Note12 Turbo 能继续做好焊门员的角色、Redmi 也能再次展现极致性价比
也期待卢伟冰再次 KO 友商!(狗头)
骁龙7+ Gen 2是一款令人惊艳但又在意料之中的SoC。
“令人惊艳”是因为这是高通7系至今为止提升最大的一次,虽然说每一次新SoC发布都可以说它是“至今为止最强的”,但是骁龙7+ Gen 2是真的强,性能提升巨大,仿佛看到了当年骁龙650/骁龙652的影子,骁龙650/652首次给中端处理器上了A72大核,在一众只有A53小核的中端处理器中大放异彩,如今在骁龙7系列连续几代都被竞品压制的情况下,终于突破了一次。
“意料之中”是因为这个芯片去年就有传言了,新一代的骁龙7基于骁龙8+ Gen 1打造,性能提升很大,放出的CPU跑分也和降频版骁龙8+ Gen 1差不多,当时都在传这个芯片叫骁龙7+ Gen 1,我就觉得如果是基于骁龙8+ Gen 1做的,和骁龙7 Gen 1差别这么大的情况下不可能起个超频版名字骁龙7+ Gen 1,怎么也得叫骁龙7 Gen 2了,今天发布之后,名字更进一步:骁龙7+ Gen 2。
不过部件号叫SM7475-AB确实是比较迷的,因为按照以往升级换代的规律,应该叫SM7550甚至是SM7575,结果叫SM7475-AB看着倒像个半代升级款,有可能是因为芯片基于骁龙8+ Gen 1不是重新设计的原因?
7系列SoC | 7系列部件号 | 8系列SoC | 8系列部件号 |
---|---|---|---|
骁龙7 Gen 1 | SM7450-AB | 骁龙8 Gen 1 | SM8450 |
骁龙7+ Gen 2 | SM7475-AB | 骁龙8+ Gen 1 | SM8475 |
骁龙8 Gen 2 | SM8550-AB/SM8550-AC |
先来看一下骁龙7+ Gen 2和上代骁龙7 Gen 1的参数对比
SoC | 骁龙7+ Gen 2 | 骁龙7 Gen 1 |
---|---|---|
发布时间 | 2023/03/17 | 2022/05/20 |
工艺制程 | 4nm(TSMC) | 4nm(Samsung) |
CPU | 1×[email protected]+3×[email protected]+4×[email protected] | 1×[email protected]+3×[email protected]+4×[email protected] |
GPU | Adreno 730@580MHz | Adreno 662@540MHz |
内存支持 | LPDDR5@3200MHz,16位双通道 | LPDDR5@3200MHz,16位双通道 |
存储支持 | UFS 3.1 | UFS 3.1 |
基带 | 集成骁龙X62基带,5G NR,mmWave+Sub-6,DL=4.4Gbps | 集成骁龙X62基带,5G NR,mmWave+Sub-6,DL=4.4Gbps |
ISP | Spectra ISP,3×18bit,单摄最高200MP,双摄最高64MP+36MP,三摄最高3×32MP,视频拍摄最高4K@60FPS | Spectra ISP,3×14bit,单摄最高200MP,双摄最高64MP+20MP,三摄最高3×25MP,视频拍摄最高4K@30FPS |
屏幕支持 | QHD+@120 Hz | FHD+@144 Hz |
蓝牙 | 5.3 | 5.2 |
WIFI | WIFI6E(802.11 a/b/g/n/ac/ax),最高3.6Gbps | WIFI6E(802.11 a/b/g/n/ac/ax),最高2.9Gbps |
可以看到相比于上代骁龙7 Gen 1,进步还是非常大的
性能部分,高通给的数据是CPU性能提升50%,GPU提升2倍,能效提升13%
大致预测一下性能
SoC性能 | 骁龙7+ Gen 2 | 骁龙7 Gen 1 | 骁龙8+ Gen 1 |
---|---|---|---|
GeekBench 5单核 | 1221 | 800 | 1330 |
GeekBench 5多核 | 4022 | 2950 | 4350 |
SPEC06整数 | 44分 | 29.27分/1.9W | 51.75分/3.74W |
GFXBench曼哈顿3.1 | 128FPS | 64FPS | 188FPS/8.3W |
CPU方面,性能大致和降频版骁龙8+ Gen 1差不多,毕竟同架构主频相差不大。
GPU方面,虽然同样是Adreno 730,但和骁龙8+ Gen 1相比,主频从900MHz降到580MHz,并且内存带宽减半,所以性能下降是比较明显的,但好歹Adreno 730的底子在那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骁龙7 Gen 1是强不少的,这大概是高通中端处理器最接近旗舰的一次了,以往高通的中端处理器在GPU性能上一直和旗舰处理器差距非常大,上代骁龙7 Gen 1的GPU甚至比骁龙855还差一点,这一次骁龙7+ Gen 2直接超越了骁龙888,按照性能功耗曲线推测,峰值功率大概只有4W左右,考虑到芯片体质问题和内存带宽影响,实际功耗应该会再高一点。
对比竞品的话,放在中端市场,打天玑8100/8200是没什么问题了,这两款天玑的性能功耗就表现十分优秀,而骁龙7+ Gen 2打它俩属实是降维打击了。
SoC性能 | 骁龙7+ Gen 2 | 天玑8100 | 天玑8200 |
---|---|---|---|
GeekBench 5单核 | 1221 | 975 | 1050 |
GeekBench 5多核 | 4022 | 4100 | 4000 |
GFXBench曼哈顿3.1 | 128FPS/4W | 114FPS/4.98W | 120FPS |
再看看其他方面,说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骁龙7+ Gen 2和骁龙8+ Gen 1的对比,因为之前的传言半岛娱乐平台欢迎您 ,有些人可能觉得骁龙7+ Gen 2就是在降频版骁龙8+ Gen 1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降频,但实际上不单单是再降频,其他方面也有阉割
SoC | 骁龙7+ Gen 2 | 骁龙8+ Gen 1 |
---|---|---|
发布时间 | 2023/03/17 | 2022/05/20 |
工艺制程 | 4nm(TSMC) | 4nm(TSMC) |
CPU | 1×[email protected]+3×[email protected]+4×[email protected] | 1×[email protected]+3×[email protected]+4×[email protected] |
GPU | Adreno 730@580MHz | Adreno 730@900MHz |
内存支持 | LPDDR5@3200MHz,16位双通道 | LPDDR5@3200MHz,16位四通道 |
存储支持 | UFS 3.1 | UFS 3.1 |
基带 | 集成骁龙X62基带,5G NR,mmWave+Sub-6,DL=4.4Gbps | 集成骁龙X65基带,5G NR,mmWave+Sub-6,DL=10Gbps,UL=3Gbps |
ISP | Spectra ISP,3×18bit,单摄最高200MP,双摄最高64MP+36MP,三摄最高3×32MP,视频拍摄最高4K@60FPS | Spectra ISP,3×18bit,单摄最高200MP,双摄最高64MP+36MP,三摄最高3×36MP,视频拍摄最高8K@30FPS/4K@120FPS |
屏幕支持 | QHD+@120 Hz | QHD+(2K+)@144Hz,4K@60Hz |
蓝牙 | 5.3 | 5.3 |
WIFI | WIFI6E(802.11 a/b/g/n/ac/ax),最高3.6Gbps | WIFI6E(802.11 a/b/g/n/ac/ax),最高3.6Gbps |
和骁龙8+ Gen 1相比,除了CPU和GPU的降频之外,还阉割了以下部分:
内存带宽由四通道减为双通道,这个也对GPU性能和屏幕支持带来了影响
基带由骁龙X65阉割为骁龙X62
ISP有所削弱
所以实际上比降频版的骁龙8+ Gen 1还是差不少的,降频版骁龙8+ Gen 1只是降低了CPU主频,并没有阉割。
然后继续和上代骁龙7 Gen 1对比
ISP由3×14bit提升为3×18bit,无论是高像素支持还是视频拍摄支持都提升了不少
基带其实和骁龙7 Gen 1一样是骁龙X62,5G峰值速率相同,不过优于更换了台积电工艺,功耗方面会有所改善。
无线连接方面,骁龙7+ Gen 2支持FastConnect 6900,和骁龙8 Gen 1相同,骁龙7 Gen 1支持FastConnect 6700,骁龙7+ Gen 2的WIFI峰值速率有所提升。
骁龙7+ Gen 2的发布让联发科今年本就不理想的市场状况雪上加霜,过去两年联发科的天玑1200/天玑8100让高通的7系列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但今年联发科的天玑8200就是对天玑8100的修修补补,并没有打算借着天玑8100的势头在中端市场继续发力,结果骁龙8+ Gen 1的下放进一步压缩了天玑8200的生存空间,现在骁龙7+ Gen 2预计是要被放到2K价位的市场了,本月底要发布的红米Note12T系列已经确定首发这款芯片,而上代的红米Note 11T系列正是采用的天玑8100,接下来看联发科有什么对策吧,毕竟厂商卷对消费者是好事。
总之,骁龙7+ Gen 2的发布将骁龙7系列的性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改以往挤牙膏的做法,大幅提升大众价位的中端产品的体验,对消费者来说是受益的,从整体来看,骁龙7+ Gen 2也将会成为继骁龙710之后的一款7系列神U(虽然骁龙778G从本身的性能功耗来看也可以称为一款神U,但结合竞品来看它无法拥有骁龙710在当时市场的地位,骁龙710不仅是本身优秀,还吊打同期竞品麒麟710和Helio P60的半岛娱乐平台,而骁龙778G在同价位市场面对天玑1100/1200是完全占不到便宜的,也就是说它没有骁龙710“更神”)。
骁龙8这代芯片设计的非常好,无论是灵活性还是成本,都是堪比骁龙800的存在。对骁龙来说,每次改名,都是改头换面。
对比上一代其实没什么意思,要对比就对比天玑8000系列或者骁龙8+。
CPU部分因为架构是固定的,所以看一下缓存即可。X2大核心有1MB的二级缓存,数值与8+一致,A710中核心有512KB二级缓存,也和8+一模一样。三级缓存也都是相同的6MB,只有系统缓存少了一半,为2MB。
由于和8+一样都是N4工艺,所以这个骁龙7+的CPU部分基本上就可以看做是换用N4工艺的骁龙8,也就是骁龙8+降频版。性能和功耗类比K60就行了,大概是单核1250,多核4000+的样子。
GPU部分,现在已知的是8+的主频比8提升了10%,性能提升了7%。我们都知道性能与频率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线性的,中主频的单位性能肯定比高主频好很多。
按照骁龙8的818MHz计算,7+的GPU性能可以轻松超过骁龙888,更靠近A14的水平,并且峰值功耗应该只有5W左右。
显而易见,7+和8+就是一个核心。
7+的发布本质上是全球手机销量持续下滑和价位段分布不断改善的结果。持续下滑的需求就逼迫厂商减少全新方案的开发,价位段不断的提高就要求厂商推出性能更强的芯片,这两点就注定了一件事,以往的低端、中端、高端和旗舰分布必须变成中端和旗舰,也就是一代开发两个新的方案,然后各种软件屏蔽区分新品。
所以高通后续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参数一列,结论一目了然:
作为骁龙7系列的最新产品,骁龙7+ Gen2的性能全面超过了上一代,参数指标和骁龙8+ Gen1非常接近,说白了,就是后者的“青春版”。
高通之所以会在2023年的Q1推出骁龙7+ Gen2,有其重要的背景原因。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
市场是多样化的,既有喜欢玩游戏的年轻人,也有不玩游戏的中年人,还有对价格特别敏感的老年人。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要基于定位理论,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推出不同特点的产品。
一直以来,高通都是手机SoC芯片的行业领导者,也是行业一致公认的标杆,当然也位于各家旗舰机型的首选行列。
竞争对手在性能上无法追及高通,于是,采用了田忌赛马的策略,将高端产品降维投入中端市场。
高通前几年在中端市场也有布局,推出了骁龙780G、骁龙778G。这些型号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被誉为一代神U。
高通在2022年5月面向中端手机市场推出骁龙7 Gen1,进入2023年,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高通正式推出了骁龙7+Gen2,担当中高端市场的主力。这充分显示了高通对这块市场的重视,以及势在必得的决心。
接下来,我们详细看一下骁龙7+ Gen2 的性能参数。
骁龙7+ Gen2采用了台积电4nm制程,从根本上保证了它的能耗表现。
芯片沿用了“1+3+4”的三丛集架构,其2.91GHz的Cortex X2,是中端芯片首次引入超大核设计,将大幅提高单核表现。3颗2.49GHz的CortexA710大核,以及4颗1.8GHz的CortexA510能效核,使得骁龙7+ Gen2的CPU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50%。整体能效方面,更提升了13%,待机更加稳定持久。
在GPU方面,骁龙7+ Gen2 集成了骁龙8+旗舰同款的Adreno 730 GPU,虽然频率有所下降,但相对上一代仍有2倍的性能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高通首次在骁龙7系平台上使用Adreno7系GPU,将有效应对复杂的图形工作,以及高负载的游戏处理任务。
说到游戏,骁龙7+ Gen2虽然定位为中高端,但游戏性能并不逊色。不仅保证出色的帧率,还更加强调了能效的平衡性。
骁龙7+ Gen2支持部分Snapdragon Elite Gaming? 特性,例如自适应可变分辨率渲染(Auto VRS),通过全分辨率渲染重点内容,使用较低分辨率渲染场景背景,从而优化能效和性能。特性中的立体渲染,能为烟雾等粒子图形游戏画面增加栩栩如生的真实感。
在听觉上,骁龙7+ Gen2支持集成高通aptX?的Snapdragon Sound?骁龙畅听技术,可以带来无损音乐串流和无卡顿的游戏音频体验。
在影像上,骁龙7+ Gen2搭载了18-bit三 ISP。相较此前的14-bit ISP,18-bit 三ISP能够捕捉的影像数据提升高达4,000多倍,支持极致动态范围,用户可以看到更平滑的图像色彩变化以及更多的明暗细节。
此外,骁龙7+ Gen2支持高达2亿像素的照片拍摄,并且首次在7系处理器上实现两个摄像头同时进行三重曝光的单帧逐行HDR视频拍摄。
在AI方面,骁龙7+ Gen2集成的高通AI引擎性能,比前代产品提升超过2倍,能效提升40%。平台拥有集成专用AI处理器的高通传感器中枢,支持用户活动识别和声学场景检测等情境感知用例。
最后再来看看基带通信能力。
骁龙7+ Gen2采用骁龙X62基带,峰值速率4.4Gbps。相比骁龙8+ Gen1的X65,峰值速率有所下降,但用户感知无影响。
Wi-Fi方面,采用高通FastConnect? 6900移动连接系统,支持Wi-Fi 6E,支持4路双频并发,速度高达3.6Gbps。
高通5G+5G/5G+4G双卡双通(DSDA)的能力,也首次下沉到了骁龙7系平台。
毫无疑问,骁龙7+ Gen2具备成为神U的一切前提条件。
何为神U?神U不一定是性能的王者,但一定具有极强的均衡性。
目前,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手机性能普遍过剩,单纯追求频率提升已经不是用户的痛点。用户更需要的是“水桶机”,在性能满足需求的同时,拥有更低的价格、更小的功耗、更长的待机。
我本人对这一点体会更为深刻。我从小米2S一直用到小米11、小米12。去年,我就换成了红米K40S,感觉更适合自己,使用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综合来看,骁龙7+ Gen2的性能表现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根据网上此前流出的数据,骁龙7+ Gen2的安兔兔跑分测试超过了95万分,可以说是锋芒初露。
骁龙7+ Gen2,瞄准的是中高端机市场。它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势必会对现在的市场格局造成重大影响,也会迫使竞争对手做出应对动作。对广大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好事。
很快,搭载骁龙7+ Gen2的手机产品——Redmi Note 12 Turbo就将和大家见面。精彩大戏即将开场,让我们拭目以待。